◇◇新语丝(www.xys.org)(xys.dxiong.com)(xys.3322.org)(xys.freedns.us)◇◇

汉语要成为国际共同语路还长

凌丹 童光来
北京科技报2004年03月16日

  未来十年,汉语将与英语争夺世界语言的头把交椅吗?

  就此问题,本报记者访问了众多国内外语言研究者,发现语言的崛起也遵循
着某种不变的铁律,汉语要取得今天英语这样的地位,还有漫长的路要走。

  一门语言成为事实上的国际共同语,必须具有历史和现实的因素。

  曾是1955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拼音方案委员会15名成员之一的周有光先生,
作为惟一健在的“汉语拼音之父”认为,一门语言成为国际语言,不是法律规定
的。他举例说,英语成为国际共同语经过了300年才成功。法语拼命和它争,又
争不过,越来越失败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,法语是全世界最重要的语言,是
国际外交语言,但还没有达到国际共同语的标准。当时英语是没有地位的。到第
二次世界大战以后,英语已经成为压倒一切的语言。现在国际会议都规定使用英
语和法语两种语言,而实际上只使用英语。英语成为国际共同语,除了历史原因,
还有五个条件:人口众、流通广、文化高、出版多、使用便。所以,现在汉语要
走向世界,必须要重视这些方面的因素。

  “语言都是平等的,”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张书岩教授说,“汉语地
位上升,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在世界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力不断上
升。”

  汉语本身分野严重,方言众多,影响了它自身的发展。

  “汉语的交际效率有待提高,方言的存在,特别是大陆、香港、台湾三地的
汉字还有差别,这些严重阻碍了它上升为国际语言。”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
所研究员苏金智先生说,“英语国家早在19世纪工业化时期就完成了语言共同化
问题,而我们是20世纪才逐渐开始的。”

  如果只算能说普通话的,现在只有全世界12亿多华人的三分之一,就是4亿
多人口,这比全世界能说英语的10亿人口少许多。

  专家说,中国是人口大国,经济在向前发展,普通话将在全世界华人中间普
及开来,迟早要成为全世界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。但是,这并不等于普通话将代
替英语成为国际共同语。

  英语成为国际共同语,除有语文优势外,还有英美等国的文化和科技实力作
为后盾。而且,英语早在16世纪就开始了国家语言工程,一些著名的诗人和戏剧
家,如莎士比亚,就曾经试图弥补英语对比拉丁语和希腊语所有的缺陷。后来又
开始出版了科学著作,如牛顿的书第一版为拉丁语,第二版为英语。18世纪,语
法和字典出现了,19世纪,公司文书、现代广告、国际外交,种种交际方式都使
用到了英语。汉语要成为国际共同语,除要进行语文现代化改革外,还要进行国
家的长期而全面的改革开放,这是一个远大的发展工程。 

  英语已有地位,成为汉语发展为世界性语言的障碍。

  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副所长靳光瑾女士主要从事计算机语言研究,她对记者
说:“举个例子,有人说汉字在计算机输入时比英语快,据此认为汉语的优势大,
我想这主要是个人操作设备的熟练程度问题,到目前为止,英语在电脑操作方面
仍然是汉语无法比拟的,因为毕竟电脑诞生在英语世界,游戏规则是他们制定
的。”

  “除了共同化问题外,我们汉语的现代信息价值有待提高,”苏金智研究员
说,“我们的语言要适应现代社会交流的需要,比如计算机信息等等。”

  语言研究专家大卫·格拉多先生说,“我们可以预见到,虽然英语很可能仍
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语言之一,但它的发展未来比大多数人想像的要更加困难和
复杂。”他认为英语在未来许多年仍是众多外语中的首选。

(XYS20040320)

◇◇新语丝(www.xys.org)(xys.dxiong.com)(xys.3322.org)(xys.freedns.us)◇◇